![]() |
|||||||
|
|||||||
Founded | June 18, 1971; 52 years ago (as Federal Express) | ||||||
---|---|---|---|---|---|---|---|
Commenced operations | April 17, 1973; 51 years ago | ||||||
AOC # | FDEA140A | ||||||
Hubs |
SuperHub
National Hub
Regional Hubs
|
||||||
Fleet size | 727 | ||||||
Destinations | c. 375 | ||||||
Parent company | FedEx Corporation | ||||||
Headquarters | Memphis, Tennessee, United States | ||||||
Key people | Frederick W. Smith (President & CEO) | ||||||
Employees | 278,000+ (2022) |
联邦快递是一家总部位于美国田纳西州孟菲斯的美国大型货运航空公司。截至 2023 年,它是全球最大的货运航空公司,在机队规模和货运吨位方面均位居榜首。它是联邦快递集团的同名子公司和领先子公司,每天向六大洲 220 多个国家的 375 多个目的地运送货物和包裹。联邦快递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快递运输公司。
该公司的全球“超级枢纽”位于孟菲斯国际机场。在美国,联邦快递在印第安纳波利斯国际机场设有国家枢纽。美国区域枢纽位于安克雷奇、沃斯堡、格林斯博罗、迈阿密、纽瓦克、奥克兰和安大略机场。国际区域枢纽位于科隆/波恩、迪拜、班加罗尔、列日、米兰、大阪、巴黎、上海、新加坡、东京和多伦多机场。
一架联邦快递波音 727-100F,背景中还有其他几架 727。波音 727 一直是该机队的主力,直到 2000 年代中期。
20 世纪 60 年代中期,弗雷德·史密斯 (Fred Smith) 萌生了创建联邦快递的想法,当时他还是耶鲁大学的一名本科生。在一门经济学课上,他提交了一篇论文,论文认为在现代科技社会中,时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意味着金钱,随着微型电子电路的出现,非常小的元件变得非常有价值。他认为,消费社会对大规模生产的电子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大,但这些设备带来的分散效应给制造商在交付产品时带来了巨大的物流问题。史密斯认为,只有使用航空运输才能实现必要的交付速度。但他认为,当时美国的航空货运系统非常不灵活,受到法规的约束,完全无法实现真正快速的交付。此外,美国航空货运业也非常不适合这一角色。该系统依赖于公司之间的合作,因为通常需要联运才能将货物从 A 点运送到 B 点,而且该行业严重依赖货运代理来填补货舱空间并进行送货上门。
在他的论文中,史密斯提出了一个新概念——让一家承运商负责一件货物从当地提货到最终交付的全过程,运营自己的飞机、仓库、驿站和送货车。为了确保准确分类和调度每件货物,承运商会将其从所有提货站空运到中央清算所,从那里控制整个操作。多年来,一直有误报称教授这门课程的教授给这篇论文的评分是“C”,但弗雷德在 2004 年的一次采访中澄清说,分数未知,“C”级的报道是由于他对一位记者的回答,这位记者问他得到了什么分数,他的回答是:“我不知道,可能还是像往常一样得了 C。”尽管教授有这样的看法,史密斯还是坚持这个想法。
1971 年,史密斯用他继承的 400 万美元和 9100 万美元的风险投资创立了联邦快递公司。史密斯在阿肯色州小石城经营小石城航空运输公司。由于得不到小石城国家机场的支持,史密斯于 1973 年将公司迁至田纳西州孟菲斯市和孟菲斯国际机场。
第一架联邦快递飞机,一架名为温迪的达索猎鹰 20,在史蒂文 F. 乌德瓦哈齐中心展出。
该公司于 1973 年 4 月 17 日开始夜间运营,拥有 14 架达索猎鹰 20,连接了美国 25 个城市。弗雷德·史密斯的童年好友、Ardent Studios 的约翰·弗莱将 Ardent 合伙人特里·曼宁派往孟菲斯机场附近民主党路的联邦快递总部,将第一批包裹放入系统。当晚,共运送了 186 个包裹。服务包括隔夜和两天包裹和信封递送服务,以及快递包裹。联邦快递开始将自己推销为“拥有时速 550 英里的送货卡车的货运服务公司”。然而,该公司开始遇到财务困难,每月损失高达一百万美元。在通用动力公司拒绝向史密斯提供资金后,史密斯在等待从芝加哥飞往孟菲斯的航班时,冲动地跳上了飞往拉斯维加斯的航班,在那里他通过玩二十一点赢了 27,000 美元。这笔奖金使这家资金短缺的公司能够在下周一支付工资。“27,000 美元并不是决定性的,但它预示着情况会好转”,史密斯说。最后,他从 20 家美国领先的风险投资投机者那里筹集了 5000 万到 7000 万美元,其中包括纽约第一国民城市银行和加州美国银行等公司。当时,联邦快递是美国历史上融资额最高的新公司,就风险投资而言。
联邦快递于 1975 年安装了第一个投递箱,让客户无需前往公司当地分行即可投递包裹。1976 年,该公司开始盈利,平均每天的包裹数量为 19,000 件。
1995 年,一架麦克唐纳道格拉斯 MD-11 飞机在成田机场拍摄,它穿着联邦快递的旧紫色涂装,该涂装一直使用到 1994 年
1977 年的一项立法变更(公法 95-163)取消了对全货运航空公司运营航线的限制,并使联邦快递能够购买其首架大型飞机:七架波音 727-100。1978 年,该公司上市并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次年,它成为第一家使用计算机管理包裹的运输公司,当时它推出了“COSMOS”(客户、运营和服务主在线系统),这是一个集中式计算机系统,用于实时管理人员、包裹、车辆和天气情况。1980 年,该公司实施了“DADS”(数字辅助调度系统)来协调客户的随叫随到的取件;该系统允许客户安排当天的取件。
1980 年,联邦快递开始为美国另外 90 个城市提供服务。次年,该公司推出了隔夜信件,与美国邮政服务的特快专递竞争,并首次允许文件寄送。1981 年晚些时候,该公司开始为加拿大提供国际服务,并在孟菲斯国际机场正式开设了“超级枢纽”。
第一辆联邦快递货车在田纳西州孟菲斯的世界总部大楼展出
1983 年,联邦快递的销售额首次突破 10 亿美元。同年,该公司推出了 ZapMail,这是一项传真服务,保证在不到两小时内以 35 美元的价格交付最多五页文件。ZapMail 后来成为该公司的一大败笔,损失了数亿美元。
20 世纪 70 年代,随着业务的迅猛发展,联邦快递需要一种质量控制方法。他们开发了内部使用的跟踪号,以查看包裹是否正常运输。这些信息最终应用于所有包裹,并向公众开放,以便查找自己包裹的状态。1986 年,该公司推出了“SuperTracker”,这是一款手持式条形码扫描仪,首次将包裹跟踪功能引入航运业。 20 世纪 80 年代末,联邦快递继续快速扩张,并于 1986 年在纽瓦克自由国际机场开设了枢纽,并于 1988 年在印第安纳波利斯国际机场和奥克兰国际机场开设了枢纽。1989 年,该公司收购了 Flying Tiger Line 以扩大其国际服务,随后在泰德史蒂文斯安克雷奇国际机场开设了一个枢纽,以适应这项新的扩展服务。随着国际货运量的增加,联邦快递创建了 Clear Electronic Customs Clearance System,以加快货物运输途中的监管清关。
一辆联邦快递快递卡车,展示了该公司在 1994 年至 2000 年期间使用的双重品牌,即“联邦快递”和“联邦快递”
1994 年,联邦快递出于营销目的将自己更名为“联邦快递”,正式采用了多年来一直使用的昵称。同年,联邦快递推出了 fedex.com,这是第一个提供在线包裹跟踪的运输网站,允许客户通过互联网开展业务。1995 年,该公司从长荣国际收购了航线,开始提供飞往中国的服务,并在菲律宾苏比克湾国际机场开设了亚太枢纽。1997 年,联邦快递在沃斯堡联盟机场开设了枢纽,1999 年,在法国戴高乐机场开设了欧洲枢纽。
20 世纪 90 年代,联邦快递曾计划与英国航空公司联合运营一项服务,但后来放弃了这项服务。英国航空公司将一架协和式超音速喷气式飞机载着联邦快递的包裹飞往爱尔兰香农机场,然后联邦快递再以亚音速将包裹运送到欧洲的交货点。当时担任副总裁的罗恩·庞德负责这项拟议的合资项目。
1998 年,联邦快递与 Caliber System 合并,重组为一家控股公司 FDX Corporation。2000 年,FDX 更名为联邦快递公司,并围绕“联邦快递”品牌统一了其子公司的名称。最初的“联邦快递”货运航空公司更名为“联邦快递”,以将其快递服务与联邦快递母公司提供的其他服务区分开来。
2001 年,联邦快递签署了一份为期 7 年的独家合同,为美国邮政服务运送所有特快专递和优先邮件。 2001 年之前,邮政局与多家航空公司签订了区域性合同,提供这些服务。该合同允许联邦快递在每个 USPS 邮局放置投递箱。2007 年,合同延长至 2013 年 9 月。2013 年,联邦快递赢得了一项新的 7 年合同,合同将于 2020 年到期,击败了发起竞标的 UPS。2017 年,邮政局将 2013 年的合同延长至 2024 年。USPS 仍然是联邦快递的最大客户。
2006 年 12 月,联邦快递以 1.2 亿英镑收购了英国快递公司 ANC Holdings Limited。此次收购为联邦快递网络增加了 35 个分拣设施,该公司开通了直飞英国机场的纽瓦克、孟菲斯和印第安纳波利斯航线,而不是在联邦快递位于戴高乐机场的欧洲枢纽停留。 2007 年 9 月,ANC 更名为 FedEx UK。FedEx Express 还收购了 Flying-Cargo Hungary Kft,以扩大在东欧的服务。
联邦快递在经济大衰退期间退役了老式的麦克唐纳道格拉斯 DC-10(上)和空客 A310(下)飞机
2000 年代后期的经济衰退严重打击了母公司联邦快递集团及其快递部门。许多寻求节省资金的公司停止了运输或转向更便宜的替代方案,例如地面运输。联邦快递集团宣布联邦快递大幅削减网络容量,包括退役一些最老、效率最低的飞机,如麦克唐纳道格拉斯 DC-10 和空客 A310。联邦快递还宣布在其部分枢纽裁员并减少工作时间。
2008 年 12 月,联邦快递推迟了新型波音 777 货机的交付;按照先前的约定,2010 年交付了四架,但 2011 年,联邦快递只接收了四架,而不是最初计划的十架。其余飞机分别于 2012 年和 2013 年交付。
2009 年 2 月 6 日,联邦快递关闭了其历史上首次枢纽,其位于菲律宾苏比克湾国际机场的亚太枢纽停止运营。运营被转移到中国南方的广州白云国际机场。联邦快递原计划于 2008 年 12 月启用新的中国枢纽,但 2008 年 11 月,该公司将启用时间推迟到 2009 年初,理由是需要对新枢纽进行全面测试。
2009 年 6 月 2 日,联邦快递在北卡罗来纳州格林斯博罗的皮埃蒙特三角国际机场启用了新的枢纽大楼。2008 年 12 月,联邦快递宣布,尽管经济不景气,但仍打算按时启用大楼。枢纽的运营规模将从 1,500 名员工缩减到仅 160 名,与之前规模小得多的分拣设施的运营规模相同。联邦快递没有给出该枢纽何时能达到预期枢纽水平的时间表。自 1998 年联邦快递首次选择该机场作为其美国中大西洋枢纽以来,该枢纽已被推迟多年。由于联邦快递的大多数航班都在夜间飞行,因此它不得不应对附近房主对其飞机预计产生的噪音的许多投诉。为了适应枢纽运营和额外的飞机,联邦快递修建了第三条跑道。2018 年 9 月 2 日,联邦快递在格林斯博罗设施开始全面运营枢纽。
2010 年 10 月 27 日,联邦快递在科隆波恩机场开设了中欧和东欧枢纽。该枢纽拥有一个全自动分拣系统,每小时可处理多达 18,000 个包裹。枢纽的屋顶是联邦快递最大的太阳能装置,每年可产生 800,000 千瓦时的电力。
2018 年 12 月 7 日,该公司宣布 David Cunningham 将于 2018 年 12 月 31 日退休。Raj Subramaniam 接替他担任首席执行官兼总裁。
2019 年 11 月 6 日,联邦快递宣布重返亚太枢纽菲律宾。该公司表示,它不想将亚太枢纽迁至菲律宾,但他们计划扩大在邦板牙省克拉克的业务。2020 年 10 月 6 日,联邦快递在克拉克开设了新的菲律宾门户,庆祝其运营 36 周年。该公司于 2021 年 7 月在克拉克建造并开设了一个 17,000 平方米的设施(耗资 3000 万美元)。
联邦快递空客 A300-600RF
联邦快递波音 757-200SF
联邦快递 6238 号航班上的一架联邦快递波音 767-300F 发生事故
联邦快递波音 777F
联邦快递麦克唐纳道格拉斯 MD-11F
联邦快递 ATR 42-300F 支线飞机
FedEx 支线飞机 ATR 72-200F
截至 2024 年 3 月,FedEx Express 机队由以下飞机组成:
FedEx Express 机队
Aircraft | In service | Orders | Notes |
---|---|---|---|
Airbus A300-600RF | 65 | — | 包括最后一架空客 A300,N692FE。老款飞机将退役并由波音 767-300F 取代。该类型飞机中最大的运营商。 |
Boeing 757-200SF | 80 | — | 同类中最大的运营商。 |
Boeing 767-300F | 137 | 15 | 交付至 2025 年。取代旧款空客 A300-600RF 和 MD-11F。同类飞机中最大的运营商。 |
Boeing 777F | 57 | 2 | 交付至 2025 年。替代 MD-11F。美国首家运营商,也是同类机型中规模最大的运营商。 |
McDonnell Douglas MD-11F | 46 | — | 同类机型中最大的运营商。即将退役并由波音 767-300F 和波音 777F 取代。 |
Total | 419 | 17 | |
FedEx Feeder Contracted Fleet | |||
ATR 42-300F | 18 | — | |
ATR 72-200F | 19 | — | |
ATR 72-600F | 19 | 11 | 首发客户。2020 年开始交付。 |
Cessna 208B Super Cargomaster | 234 | — | 同类中最大的运营商。 |
Cessna 408 SkyCourier | 18 | 32 | 首发客户。2022 年 5 月开始交付。 |
Total | 308 | 43 |
注:“F”代表货机。“SF”代表专用货机,由客机改装而成。
联邦快递拥有全球最大的货运航空机队,机队规模超过 650 架,是空客 A300、ATR 42、赛斯纳 208、DC-10/MD-10 和 MD-11 的最大运营商。该公司于 1984 年 9 月接收了最后一架波音 727,并于 2007 年 7 月接收了最后一架 A300/A310。为了能够快速响应不断变化的货运需求(即飞机可以装载更多货物),或为了防止货物滞留在因机械故障停飞的飞机上,联邦快递倾向于在夜间让一些空载或载货不足的飞机(通常为五架)在空中“扫荡”美国。
2007 年,联邦快递公布了购买 90 架波音 757-200SF 的计划。由于 2005 年停产,联邦快递别无选择,只能从其他航空公司购买二手飞机来替换其老化的波音 727 机队,耗资 26 亿美元。757 于 2008 年 5 月 28 日首次投入运营。最后一架波音 727 于 2013 年 6 月 21 日退役,当时它已为联邦快递服务了 35 年。
联邦快递计划成为空客 A380 货机的首家航空公司,已订购 10 架,将于 2008 年至 2011 年间交付,并可选择再订购 10 架。该公司原计划于 2008 年 8 月将第一架飞机投入使用,用于美国和亚洲枢纽之间的航线。由于 A380 交付延迟两年多,联邦快递取消了这些订单,取而代之的是订购 15 架波音 777F,并可选择再订购 15 架,这些飞机将于 2009 年至 2011 年交付。联邦快递表示,空客将允许其将不可退还的定金转用于购买未来的飞机,并表示当 A380 项目受建造延迟影响较小时,可能会考虑 A380F。2008 年 12 月,联邦快递推迟了部分 777 的交付:四架原定于 2010 年交付,如先前商定的那样,另外四架将于 2011 年交付,而不是最初计划的 10 架。剩余飞机的交付被推迟到 2012 年和 2013 年。2009 年 1 月,联邦快递行使了购买另外 15 架 777 货机的选择权,并获得了购买另外 15 架的选择权。
2011 年 12 月 15 日,联邦快递宣布订购 27 架波音 767-300F 以替换其 MD-10。767 将在 2014 年至 2018 年之间交付,其中 3 架飞机将于 2014 年交付,6 架飞机将于 2015 年至 2018 年期间每年交付。该航空公司还推迟了目前订购的 11 架波音 777F 的交付,但将两架选择权转换为确定订单。
2012 年 7 月 2 日,联邦快递宣布订购另外 15 架波音 767-300F 以替换其 MD-10 和 A310-200 飞机。作为此次公告的一部分,该公司将其订购的四架波音 777 货机改装为 767-300F,共计 19 架新 767。第一架波音 767-300F 于 2013 年 9 月 4 日交付给该航空公司。
联邦快递拥有世界上最大的飞机机队之一,是承诺向美国民用预备航空机队提供飞机数量最多的公司。
第一架交付给联邦快递的达索猎鹰 20C(注册号为 N8FE)正在史密森尼学会国家航空航天博物馆的 Steven F. Udvar-Hazy 中心展出。
N631FE,唯一一架采用联邦快递全涂装的 747 飞机
Aircraft | Total | Introduced | Retired | Replaced by | Remarks |
---|---|---|---|---|---|
Airbus A310-200F | 49 | 1994 | 2016 | Boeing 757-200SF | Includes N450FE, first A310 prototype. |
Airbus A310-300F | 21 | 2000 | 2020 | Boeing 767-300ERF | Last commercial flight was January 4, 2020. |
Boeing 727-100F | 75 | 1977 | 2013 | Boeing 757-200SF | Last commercial flight was June 21, 2013. FedEx continues to sell the 727 engine hush kit developed with Pratt & Whitney. Including N217FE, the last Boeing 727 ever built. |
Boeing 727-200F | |||||
Boeing 737-200C | 5 | 1978 | 1981 | None | |
Boeing 747-100SF | 11 | 1989 | 1996 | McDonnell Douglas MD-11F | Acquired from Flying Tiger Line merger |
Boeing 747-200F | 11 | ||||
Dassault Falcon 20 | 33 | 1973 | 1985 | Boeing 727 | |
Douglas DC-8-73CF | 6 | 1989 | 1991 | None | Acquired from Flying Tiger Line merger |
McDonnell Douglas DC-10-10F | 25 | 1980 | 2021 | Boeing 767-300F | |
McDonnell Douglas DC-10-30F | 6 | 1980 | 2022 | Boeing 767-300F McDonnell Douglas MD-11 | |
McDonnell Douglas MD-10-10F | 64 | 1980 | 2021 | Boeing 767-300F | |
McDonnell Douglas MD-10-30F | 18 | 1980 | 2023 | Boeing 767-300F |
由 FedEx Feeder 运营的 ATR 42-300 货机
联邦快递 208B 超级货运飞机。
联邦快递支线飞机是用于小型联邦快递螺旋桨飞机的品牌,用于将包裹运送到大型喷气式飞机服务的机场。
在美国,联邦快递通过干租计划运营联邦快递支线飞机,承包商从联邦快递租用飞机,按照公司指定的路线运营。承包商负责提供机组人员来操作飞机并协调所有维护。作为交换,联邦快递每月支付管理费并向承包商报销与飞机运营和维护相关的任何费用。由于飞机归联邦快递所有,因此承包商不得将其用于除运营分配给它的联邦快递支线航线之外的任何目的。
在美国境外,运营联邦快递支线航线的承包商有时可能会驾驶自己的飞机。在这种情况下,飞机可能没有联邦快递支线飞机的涂装,承包商可以使用联邦快递货物为其他公司运送货物。
合同承运人名单:
2010 年,Navistar eStar 全电动货车在洛杉矶。这款电动车在美国获得了 Modec 的许可生产。
2003 年,联邦快递将混合动力电动/柴油卡车引入其车队。当时,该公司曾希望用混合动力车取代其全部 30,000 辆 W700 送货卡车车队,但到 2009 年 6 月,只有 170 辆在路上行驶。其中 93 辆在美国纽约、坦帕、萨克拉门托和华盛顿特区运营;其余则在东京、多伦多和都灵运营。联邦快递将数量偏低归咎于其他主要公司在混合动力技术方面缺乏投资。它曾希望其他公司会订购混合动力卡车,并希望美国政府能发放税收抵免以降低成本。
联邦快递声称,在 2003 年的测试中,混合动力卡车减少了 96% 的烟尘和 65% 的排放量。该公司还声称,这款卡车的燃油消耗降低了 50% 以上,同时仍具有与传统卡车相同的载货能力。
2009 年,联邦快递与依维柯合作,启动了一项新的混合动力电动/柴油货车测试计划。测试计划包括在意大利米兰和都灵部署的 10 辆混合动力货车。联邦快递声称,与联邦快递的标准车辆相比,新货车的燃油消耗将减少 26.5%,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 7.5 吨。试验定于 2010 年 5 月结束,届时联邦快递将评估是否应大规模部署这些货车。
2009 年 7 月,联邦快递与福莱纳和伊顿公司合作,将 92 辆送货卡车改装成混合动力车。此次改装使联邦快递的混合动力电动汽车车队增加了 50% 以上,达到 264 辆。这些卡车在加利福尼亚州的洛杉矶、圣地亚哥和旧金山投入使用。
2009 年 11 月,联邦快递从 Azure Dynamics 购买了 51 辆汽油电动混合动力汽车,将在纽约市布朗克斯区投入使用。布朗克斯区成为联邦快递首个全混合动力站。此次增建将使联邦快递的混合动力和电动汽车车队达到 325 辆。
2009 年停泊在缅因州波特兰的一架前波音 727-200。
与大多数货运航空公司一样,联邦快递运营的飞机机队与客运航空公司相比,都比较老旧,效率也较低。不过,该公司一直在努力淘汰老旧飞机,尤其是三引擎飞机,并用新型双引擎飞机取而代之。
三引擎波音 727 于 2013 年被双引擎波音 757 取代;该公司称后者更省油。部分波音 727 被捐赠给飞行学校。
自 2013 年以来,联邦快递一直在购买新型 767 和 777 货机,利用波音公司努力替换这两种机型时较低的价格。此次购买引发了联邦快递机队的重大洗牌。777 飞机取代了远程国际航线上较旧的三引擎 MD-11,从而让 MD-11 机队可以飞行较短的航线。此举使老式三引擎 DC-10 飞机于 2023 年退役。新飞机也使老式、小型空客 A310 货机于 2020 年退役。随着到 2025 年交付的飞机越来越多,联邦快递计划退役剩余的 MD-11 飞机以及一些空客 A300 货机。
在联邦快递和联邦快递的历史上,其干线机队发生过八起事故,还有一次劫机未遂、两人死亡和八架飞机机身损失。此表仅列出了联邦快递直接运营下发生的干线机队坠机事故,没有列出与联邦快递支线机队相关的坠机事故,也没有列出飞虎线被联邦快递收购后直至其业务完全与联邦快递合并后发生的事故或意外。
Flight number | Date | Registration | Aircraft type | Fatalities/Occupants | Details |
---|---|---|---|---|---|
705 | 1994-04-07 | N306FE | McDonnell Douglas DC-10-30 | 0/4 | 奥本·卡洛威是一名联邦快递飞行员(也是前军事飞行员),他因声称的过往经验与事实不符而面临被解雇的风险。他试图劫持飞机并坠毁飞机。他试图让坠机事件看起来像是一场意外,以便他的家人能够收到联邦快递的保险金。705 航班的机组人员制服了卡洛威并安全降落了飞机。机组人员的伤势使他们再也无法从事专业飞行。卡洛威最终被判处两项终身监禁。飞机经过维修后重新投入使用。 |
1406 | 1996-09-05 | N68055 | McDonnell Douglas DC-10-10 | 0/5 | 该飞机在飞往洛根国际机场途中,客舱货舱发生飞行中起火,被迫紧急降落在纽约州纽堡的斯图尔特国际机场,降落后,飞机起火燃烧。 |
14 | 1997-07-31 | N611FE | McDonnell Douglas MD-11 | 0/5 | 飞机从安克雷奇国际机场起飞,完成预定航班后抵达纽瓦克自由国际机场,在一次粗暴着陆中,3 号(右侧)发动机接触跑道,导致飞机翻滚。机组人员从驾驶舱窗户逃生,但飞机在随后的火灾中被摧毁。 |
87 | 1999-10-17 | N581FE | McDonnell Douglas MD-11 | 0/2 | 飞机从上海虹桥国际机场降落到苏比克湾国际机场时,冲出了整个跑道,坠入海湾,完全沉入水中。随后飞机报废。 |
1478 | 2002-07-26 | N497FE | Boeing 727-232 | 0/3 | 在从孟菲斯国际机场最后接近塔拉哈西地区机场时,飞机的起落架撞到一棵高约 70 英尺(21 米)且距离跑道 3,650 英尺(1,110 米)的树上,导致飞机撞向跑道前的树木和空地,撞向停放的施工车辆,最终在距离跑道约 1,000 英尺的地方停下,并且面朝与飞行路线相反的方向。飞机在随后的火灾中被摧毁。 |
647 | 2003-12-18 | N364FE | McDonnell Douglas MD-10-10 | 0/7 | 该飞机从奥克兰大都会国际机场降落到孟菲斯国际机场后,右主起落架折断,导致飞机偏离跑道,随后在起火中被烧毁。 |
630 | 2006-07-28 | N391FE | McDonnell Douglas MD-10-10 | 0/3 | 从西雅图-塔科马国际机场起飞后,飞机降落在孟菲斯国际机场时,左主起落架折断。起落架故障后,1 号(左侧)发动机接触跑道,导致飞机发生小火灾和结构损坏。飞机报废。 |
80 | 2009-03-23 | N526FE | McDonnell Douglas MD-11 | 2/2 | 这是联邦快递干线历史上的首起致命事故,这架飞机在风大的情况下多次机头着地,最后在成田国际机场坠毁。飞机着陆后,前起落架被撞飞,再次坠落,然后又被前起落架撞飞。前起落架最后一次着地,然后飞机向左倾斜,机翼撞到地面。飞机起火并翻滚着坠落,机上仅有的两名乘客,机长和副驾驶均遇难。 |
910 | 2016-10-28 | N370FE | McDonnell Douglas MD-10-10 | 0/2 | 在劳德代尔堡-好莱坞国际机场 10L 跑道着陆时,左发动机在着陆滑行时起火。随后,左舷起落架在距离跑道约 6,600 英尺(2,000 米)处在火灾中坍塌。飞机报废。 |
麦克唐纳道格拉斯 MD-11 在试飞“卫士”时,可以看到它安装在机翼后部的腹部。
2003 年,联邦快递与美国国土安全部和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合作,开发并试飞了一种反导弹系统,即诺斯罗普·格鲁曼“卫士”。该系统旨在部署在商用客机上,以保护它们免受恐怖袭击,例如 2003 年 DHL 空客 A300 被击落的事件。联邦快递为试飞阶段提供了一架 MD-11 和一架租赁的 747 飞机。
2006 年 9 月,联邦快递成为第一家在商业航班上部署“卫士”的航空公司,当时它为一架 MD-11 货机配备了吊舱。到 2007 年 12 月,该公司已有 9 架飞机配备了该系统,以供进一步测试和评估。由于该计划的成功,美国国会指示国土安全部将其扩展到载客飞机。
美洲
亚洲
欧洲